公務員考試都有哪些科目和內容呢,它的框架是什么?公考科目和內容又多又雜,到底該學啥?今天上岸鴨公考小編就用大白話,從筆試到面試給你拆明白,幫你搞懂到底要學啥!
一、公務員考試先搞定筆試!這兩科所有崗位都要考
筆試是咱考公的第一關,不管報啥崗位,行測和申論這兩門都得拿下,這可是備考的重中之重!
1.公務員考試行測:跟時間賽跑的客觀題,練對技巧超重要
咱先說說行測,120分鐘要做130-135道題,好多人都吐槽“根本做不完”!其實關鍵是找對方法,每個模塊都有小竅門:
考試規格:副省級卷135題,地市級和行政執法類卷130題,時間都是2小時,拼的就是“又快又準”。
重點模塊咋學:
政治(zhi)理論(必看!):現在考得特別多,黨的創新理論、二十大報告中的“新發展理念”“中國式現代化”都是核心考點。別死記硬背,結合時政新聞理解記憶,效果比單純背誦好太多。
常識判斷:覆蓋法律、經濟、科技、人文等多個領域,其中憲法、行政法是法律部分常考點,科技部分要多關注最近的新成果。不用盲目背誦所有內容,把歷年真題翻出來總結高頻考點,主攻常考內容即可。
言語(yu)理解:大部分題目是邏輯填空和片段閱讀,副省級卷還會額外考查1000字左右的篇章閱讀。做題時別盲目通讀,抓住“關鍵詞”“中心句”,能快速找到文段主旨。
數量關系:副省級卷15題,地市級和行政執法類卷10題,題目多為數學運算,比如行程問題、利潤問題等。
判斷推理:包含圖形推理、定義判斷、類比推理、邏輯判斷四類題型。
資料分析(20題):題目會給出文字或圖表材料,考查增長率、比重等計算。
2.公務員考試申論:不是寫作文那么簡單,得摸準試卷脾氣
申論考查分析和表達能力,180分鐘要完成5道題,包括4道小題和1篇大作文,滿分100分。不同試卷考查重點不同,咱得針對性準備:
副省級(A類):偏愛考查“高質量發展”“文化傳承”這類宏觀話題,需要重點練習綜合分析能力。寫大作文時要有深度,能體現出對政策的理解。
地市級(B類):題目貼近基層,比如“社區服務”“鄉村振興”等內容,重點考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,同時還要掌握倡議書、工作簡報這類應用文的寫作方法。
行政執法(fa)類(C類):素材大多與法律、執法相關,比如“市場監管”“法治建設”等主題。答題時要使用規范的法律表述,充分體現依法辦事的能力。
二、公務員考試這些崗位要加試!別漏了專業內容
不是所有崗位都要加試,只有銀保監、公安、外交部等特殊崗位才會考查專業科目,內容與崗位工作高度相關:
公安崗位:考查《治安管理處罰法》等法律基礎知識,以及案件辦理、應急處置等實務內容。結合公安工作場景理解知識點,比死記硬背法條更管用。
銀保監/證監會:考查經濟金融基礎知識,比如貨幣政策、金融風險等,還會涉及監管實務內容。如果有金融專業基礎,學起來會更輕松。
外交部等涉外部門:會加試英語或小語種,考查語言讀寫和溝通能力。外語基礎薄弱的寶子,得提前花時間補足短板。
三、公務員考試筆試過了別放松!面試才是終極考驗
筆試過線只是第一步,面試才是決定能不能上岸的關鍵!
成績占比:一般情況下,筆試和面試成績各占50%,有些崗位筆試成績占比60%,兩者都得重視,不能偏科。
常(chang)見形式:大部分崗位采用結構(gou)化面試,考官提問后考生作答;少數崗位會考查無領導小組討論,多人圍繞話題共同討論;特殊崗位還會額外加試專業測試。
考(kao)查能力:主要考查綜合分析能力,組織協調能力,;應急應變能力還有溝通表達能力,這些能力都需要提前練習。
最后給大家提個醒:
先查目標崗位要求:明確崗位是否需要考專業科目,以及對應的申論試卷類型,避免復習方向出錯。
行測多練“模塊專項+限時刷題”,申論多積累規范表述和時政熱點,面試提前用真題模擬訓練,克服緊張情緒。
其實公務員考試沒那么可怕,只要咱搞懂考查內容、掌握正確學習方法,再針對性制定規劃,就能慢慢突破難點!如果大家有其他方面的任何問題的話,可以關注和咨詢上(shang)岸鴨(ya)公考官網或者點擊下方的咨詢框一對一解答!祝大家都能理清思路,高效備考,順利上岸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