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移動校園招聘作為國內通信行業規模最大的人才選拔項目之一,每年吸引數十萬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。移動校招考什么?面對激烈的競爭,了解招聘考試的內容要點并制定科學備考計劃,成為求職者成功入職的關鍵一步。
一、移動校招筆試體系
中國移動的校招筆試采用全國統一在線考試形式,2025屆筆試時間定于10月26日14:00-16:00進行,考試時長120分鐘。筆試內容主要包含三個模塊,全面評估應聘者的基礎素質與崗位適配度:
行測知識體系(約80題,95分鐘)作為筆試的重點部分,主要考查五個維度的能力:
言語理解(20題):通過800字以上的長文段考察快速閱讀與主旨提煉能力,題型包括段落大意歸納、觀點態度判斷及語病識別
數理應用(15題):涵蓋利潤計算、工程問題等應用題,禁用計算器,需掌握十字交叉法等速算技巧
邏輯推理(20題):側重論點論據分析和削弱加強類題型,近年新增動態路徑推理等創新題型
資料分析(15題):考核圖表數據的快速提取與解讀能力,相對難度較低但需把控時間
行業綜合知識(10題)聚焦通信行業動態與企業文化,2025年考試范圍進一步擴大:
企業戰略層面考查“算力網絡”“5G+AICDE”等戰略方向
政策熱點涉及《“十四五”數字經濟發展規劃》和《6G網絡架構白皮書》相關內容
技術動態包含OpenAI Sora模型對帶寬需求的影響等前沿話題
職業性格測評(185題,25分鐘)采用經典北森測評系統,包含140道性格測試題及關鍵詞選擇。此部分雖不計分,但淘汰率超過30%,答題需避免極端選項(如“完全同意”),保持前后一致最為關鍵。
二、移動校招面試環節
通過筆試篩選后,各省分公司將自主組織面試,流程通常包含兩輪考核,整體通過率約為15%-20%。
首輪面試主要采用兩種形式:
AI視頻初面成為新興篩選方式,要求1分鐘自我介紹+情景模擬(如客戶投訴處理)。系統通過微表情分析和語音識別生成候選人畫像,評估維度包含知識結構、抗壓性及價值觀匹配度
無領導小組討論在四川、內蒙古等省份實施,典型題型包括技術創新與成本控制的優先級排序、智慧家庭生態方案設計等。有效技巧是主動擔任協調者角色,并引用《
中國移動十四五規劃》數據增強觀點說服力
專業復試采用半結構化形式,考察重點因崗位而異:
技術崗(5G/云計算/AI方向)考核趨向深度化:通信類崗位需掌握TDD/FDD技術區別、信道切換原理;計算機類新增Python爬蟲腳本糾錯、SDN網絡部署挑戰等實操題
市場運營崗側重案例分析:高頻題包括用戶增長策略設計、ARPU值提升方案等,應答時需關聯中國移動物聯網業務白皮書戰略布局
綜合素養考核通過情景題展開:如“是否接受加班”需體現靈活性(“根據項目緊急程度調整”優于絕對承諾);職業規劃類問題則要關聯企業“創無限通信世界”使命
部分省份如廣東、湖北增設技能終試,技術崗需現場完成手寫代碼或設備調試,市場崗則要求提交競品分析報告。
三、移動校招高效備考策略
筆試沖刺階段(建議2-3周)需聚焦三類資源:
真題庫挖掘:精練近3年行測真題,重點突破數字推理(如九宮格填空)和圖形空間折疊題,每模塊限時訓練(如數學運算≤15秒/題)
行業知識整合:通讀《中國移動企業文化手冊》,記憶“正德厚生,臻于至善”核心價值觀;關注“九天人工智能平臺”等企業創新動態
模擬測試強化:完成全真模考,訓練時間分配能力(如資料分析≤30秒/題),對于難題采取暫時跳過策略
面試準備關鍵點應針對性設計:
簡歷優化:量化項目成果(如“優化5G基站能耗提出3項節能方案”),突出華為認證等專業證書;自我介紹模板需包含“技術能力+企業使命認同”雙要素
專業模塊深化:技術崗復習3GPP協議TS 23.501章節,市場崗研讀《2024物聯網業務白皮書》;所有崗位需準備中國移動戰略相關的提問(如“5G與工業互聯網結合”)
情景模擬訓練:使用STAR-L模型應答開放題(如資源協調類問題),例如描述團隊沖突時需說明“通過XX方法提升效率35%”,并關聯企業文化
考場應對技巧直接影響表現:
筆試中遇到創新思維題(如符號聯想題)避免過度思考,憑第一直覺作答
無領導小組討論時,提前準備計時器并爭取首個發言,引用企業年報數據(如“2024年工業專網覆蓋率65%”)可顯著提升貢獻度評分
AI面試時確保環境光線充足,正裝出鏡,表述避免方言詞匯以提升語音識別準確率
以上就是有關【
移動校招考什么?應屆生須知】的全部內容了,僅供大家參考,具體的以官網最新消息為準。中國移動校招的筆試面試體系雖考核維度多元,但具有顯著的規律性與可準備性。把握行測的速度與精度平衡,深入理解“連接+算力+能力”的新型服務體系,將專業能力與企業發展戰略相融合,方能在篩選中脫穎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