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、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,主要是根據其撥款方式劃分的。那么,差額事業編和全額事業編有什么區別呢?下面上岸鴨公考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相關內容。
一、差額事業編和全額事業編區別
差額事業編和全額事業編的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兩點:
1、財政撥款不同
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;全額事業編制的全額由財政撥款。
2、單位性質不同
差額事業編制多數是醫院和部分景點;全額事業編多為一些公益性
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。
事業單位編制人員適用勞動合同法。
二、不同事業部的區別
1、公益屬性不同
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公益性質更為明顯,本身不參與經營活動,不產生經濟收益;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公益服務項目,但自身通過服務和經營要產生一定的經濟收益。
2、單位發揮的職能不同
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屬于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,比如中小學校、基礎科學研究、社會科學研究、文化體育、公共衛生等;差額補款的事業單位屬于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,比如高等學校、實用性的科研院所、文化演出單位等。
3、經費來源不同
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其經費來源全部由財政全額撥款,包括人員的工資、社會保險、辦公經費等全部來源財政開支;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,財政是按照差額部分進行撥款,自身會產生一定的收入來源,比如醫院,文化體育部門的部分事業單位等。
4、職業年金記賬方式不同
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職業年金,除了個人繳費部分實行實賬管理以外,單位繳費部分實行虛賬管理,待工作人員退休時再由財政撥付記實;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,無論是單位繳費部分還是個人繳費部分,都是按照實賬進行管理。
5、工作人員的收入不同
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,要按照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工資管理辦法執行,工資要全部納入財政預算,只能在財政預算的范圍內支付;差額事業單位由于有一定的經營收入,除了基本工資以外,大部分收入來源于績效工資,平均收入水平會高于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。
以上就是關于差額事業編和全額事業編有什么區別的相關內容介紹,大家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,再結合上述內容,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進行報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