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公務員考試進入沖刺階段,不少考生在筆試面試通關后,卻被“政審”這道關卡攔住。政審到底查什么?家里人有過犯罪記錄會影響我嗎?今天一次性講透,幫你提前規避風險!
一、政審審什么?哪些內容會被查?
政審主要圍繞考生本人及直系親屬展開,分兩部分核查:
1.個人背景審查:
查檔案:學歷、工作經歷是否造假(如應屆生需核對學分、實習證明);
查違法犯罪記錄:考生本人有無拘留、判刑等劣跡(酒駕、打架斗毆是否留案底?);
查政治立場:是否發表過不當言論(如社交媒體辱國、參與非法組織)。
2.家庭關系審查:
直系親屬(父母、配偶、子女)和三代以內旁系親屬(叔叔、姑姑、外甥等)的犯罪記錄;
特殊崗位(如國安局、政法系統)會擴大審查范圍至海外關系。
劃重點:普通崗位若親屬僅涉及經濟糾紛或民事案件,通常不影響錄取。
二、哪些情況會導致政審不通過?
以下情況大概率會被一票否決:
1.考生本人有污點:
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(哪怕已改過自新);
被開除黨籍、公職,或被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(老賴)。
2.親屬涉及敏感罪名:
直系親屬被判死刑、危害國家安全罪(如間諜罪);
親屬正在服刑或涉黑涉惡團伙成員(如2024年某省考考生因舅舅涉毒被拒錄)。
3.特殊崗位附加限制:
報考政法系統需額外審查家庭成員的政治傾向;
外交部、機要部門可能要求親屬無境外定居或經商背景。
三、如何順利通過政審?實用避坑指南!
1.自查清單提前列:
開具《無犯罪記錄證明》:考生及父母、配偶需到戶籍地派出所辦理;
學歷認證:自考、成考學歷需在學信網驗證;
征信報告:打印近一年的銀行流水及征信記錄(支付寶即可查)。
2.親屬關系早梳理:
填寫《政審登記表》時,務必準確填寫親屬姓名、工作單位、政治面貌;
若親屬有案底,提前咨詢招考單位是否構成影響(如2025年浙江省考允許考生簽署《承諾書》后報考)。
3.特殊情況補救辦法:
若因父母離婚導致撫養權變更,需提供法律文書證明親屬關系;
體檢或政審期間,保持手機暢通,及時接聽招考單位電話復核。
政審是公務員上岸前的最后一道坎,但只要提前準備、坦誠溝通,絕大多數考生都能順利通關!2025年,祝你一戰成“公”!